活动资讯 News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 - 06 - 18
点击次数: 761
很多人喜欢手工定制旗袍,而且喜欢天鹅绒和蕾丝面料的旗袍,因为它的熨烫和生产比普通真丝旗袍困难得多,所以只有真正先进的手工定制旗袍才能使这种面料旗袍备受欢迎。手工定制旗袍的刺绣单元面积远远大于机器刺绣,而且,手工刺绣颜色搭配灵活,使色彩更丰富,画面更生动,更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氛围。下面介绍一下手工定制旗袍的主要工艺有哪些?1、喷涂预收缩定型因为手工定制旗袍织物很多都是使用真丝织物,而且丝的收缩率很高,切割前必须先收缩织物的处理,否则洗完旗袍后的尺寸会缩小较小,形状变化较大,有时不能再磨损。因此,喷水预收缩和经纱成型直接关系到旗袍的稳定性、服装的效果和穿着的舒适性。手工定制旗袍的真丝织物经过后的表面光泽会变灰影响丝绸的美丽,所以传统的预收缩方法是喷射均匀的水,使织物的另一侧水均匀较深,并没有在织物上的水点。将织物喷在一边,卷成卷。放置一会使织物完全吸缩收缩,然后用铁均匀地在织物的另一侧轻轻地扁平熨烫织物,使织物完全熨烫干燥,并将织物的一侧热卷起来以防止织物折叠。2、面部和材料沿边缘相同的加工手工定制旗袍的切割根据成品尺寸的臀部测量,根据织物从边缘到中心区域的测量线,根据下划线找到直纱来熨平中线印刷。如果肩宽超过髋关节周长的宽度,则根据半肩的长度熨烫中线。将粉末和两端用针头固定,在长度加上旗袍长度的拉紧线上。然后绘制后片的后部和臀部线和旗袍的长度线。总而言之,手工定制旗袍的主要工艺分别是喷涂预收缩定型、面部和材料沿边缘相同的加工。手工定制旗袍主要是为了突出女性线条的美丽,所以裁剪是生产旗袍关键的一步,这就需要高水平的裁剪,切割完全适合身体。对于先进的定制旗袍,由于旗袍上的图案件不同,所以采用手工刺绣,其较高的刺绣成本和独特的艺术感受进一步凸显了穿着者的非凡品味。
分享至:
旗袍的样式起源,在学术界争论很多,主要观点有四种:第一种以周锡保先生《中国古代服饰史》为代表,认为旗袍即是从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发展而来。但也有学者认为:“民国旗袍虽然具有类似于旗女之袍的形式,却不再具有旗女之袍的涵义,如果完全认为民国旗袍是直接由旗女之袍发展而来,未免有失偏颇”第二种以袁杰英教授《中国旗袍》以及包铭新教授《中国旗袍》 《近代中国女装实录》 为代表,认为旗袍和旗装袍有一定继承关系,但同时认为旗袍的源头应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装或先秦两汉的深衣。江南大学崔荣荣教授也在著作《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中说:“有些人质疑旗袍是满族服饰……我认为这些认知是片面和表面化的,汉族的袍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满族的袍和褂的历史渊源又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我想很容易得到。”国学大师章太炎亦认为:“昔诸葛亮造筒袖铠……满洲之服,其筒袖铠之绪也 。”将满族服饰的源头追溯到三国时期的蜀汉服饰。第三种以王宇清《历代妇女袍服考实》为代表,认为中国妇女所穿的袍,远溯周、秦、汉、唐、宋、明时代,并不是只有在清代旗女才穿袍服。他认为旗女之袍对民国旗袍有影响,但不认为二者有直接继承关系,因此认为民国旗袍称之为“旗”袍并不合适,所以他倡导旗袍改名为“祺袍”,并把“台北旗袍研究会”改名为“台北祺袍研究会”。多年以来,台湾服装界人士一直呼吁为“祺袍正名”。 第四种以卞向阳教授《...
发布时间: 2018 - 06 - 22
浏览次数:93
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 ”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 。事实上,以当时上海的新闻界对社会现象敏感程度,一种新式样的风行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于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的出现提供了佐证。在作为旧帝都的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因此,将旗袍流行的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当为合理。
发布时间: 2018 - 06 - 22
浏览次数:1081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礼仪服装。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发布时间: 2018 - 06 - 22
浏览次数:62
0991-3852-717 11845398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Copyright ©2018 - 2023 祎旗袍文化苑